活 動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

2025年第一屆「立橋盃」徵文比賽獲獎名單

及頒獎典禮通告

由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主辦、立橋人壽贊助之2025年第一屆「立橋盃」徵文比賽,旨在為全港中學生提供展現寫作才華之平台,培養青年學子對中文寫作之興趣與能力,並對優秀作品予以嘉許,為青少年搭建通往未來之橋樑,助其追尋夢想。

「立橋」二字寓意深遠,取橋樑之服務精神——立足艱難險阻之處,為他人燃點希望,助其跨越困境,接通彼岸。是次比賽以《通往_____的橋》為題,鼓勵青少年將內心情感與外界人事物相連結,透過思考與探索,尋覓人生方向。

比賽反應熱烈,於6月30日截止時共收到逾一百五十份參賽作品,水準卓越,佳作紛呈。承蒙多所中學學子踴躍投稿,包括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天主教南華中學、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將軍澳香島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聖公會基孝中學、路德會呂祥光中學、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順利天主教中學、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香港鄧鏡波書院、馬鞍山聖若瑟中學,本系謹此致謝。

本次比賽評審團專家及頒獎嘉賓有:

周蜜蜜

(作家,編劇,香港女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香港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兒童文學藝術聯會會長,香港電台節目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委員會顧問和評審員。作品曾獲得中華文化盃優秀小說獎、張天翼童話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部分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德文、波斯文在海外出版。)

何佳霖

(詩人,作家,香港女作家協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大公文匯影評人,曾獲建黨90周年文學藝術創作成就獎(國家會議中心頒獎),第16屆中國當代詩歌傑出貢獻金獎,第五屆中國當代詩歌貢獻獎,中國(新時代)十大女詩人獎,年度十佳詩人獎,全球生態漢語十大詩人獎,世界華語文學獎(倫敦國王大學頒獎)等。出版多本詩集及其他。)

梅真

(作家,華語樂壇填詞人,生態文學批評家,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香港作家聯會會員,香港女作家協會副主席,世界華文文學聯會理事,香港文學館學術及館藏委員會委員。曾為影視劇《三體》、《山河令》、《陪你到世界之巔》、《喜寶》、《星辰大海》等創作主題歌,為歌手周深、張碧晨、胡夏、陳偉霆、王一博、汪蘇瀧、丁當、弦子、劉惜君等作詞。作品在各大音樂榜單名列前茅。代表作《天空之外》。)

楊明

(臺灣作家,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曾獲中國文藝協會( 臺灣)文藝獎章,出版散文小說四十餘種。曾任臺灣文訊雜誌編輯、臺灣自由時報副刊編輯,臺灣電視公司《人與書的對話》企畫編劇等。代表作:散文《情味香港》、《酸甜江南》等,小說《一個人在島上》、《松鼠的記憶》、《別人的愛情怎麼開始》、《薄荷心事》、《海邊的咖啡店》、《口袋裡的糖果樹》等;影視劇改編小說:《七億新娘》(瓊瑤製作)、《飛俠阿達》(賴聲川執導)、《碧海情天》(楊佩佩製作)等。)

俞松青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專任講師,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國際中文教育文學碩士,香港教育大學教育管理 與領導力教育碩士,「立橋盃」徵文比賽籌委會委員。)

 

經評審團隊嚴謹評核,現遴選出以下16位得獎者,包括: 

一等獎(1名)

將軍澳香島中學 傅敏之同學(獎金港幣8,000元、獎杯及獎狀) 

二等獎(2名)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 趙芷穎同學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 黎紫茵同學 

(各獲獎金港幣4,000元、獎杯及獎狀) 

三等獎(3名) 

將軍澳香島中學 洪澤凱同學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陳熙媛同學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 朱軒達同學 

(各獲獎金港幣2,000元、獎杯及獎狀) 

優秀作品獎(10名)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 鄭柱健同學、王子宇同學、張智皓同學、梁偉樂同學、潘興文同學 

將軍澳香島中學 吳泓儀同學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 黃莉嵐同學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 王梓潼同學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譚皚晴同學 

聖公會基孝中學 陳嘉馨同學

(各獲獎狀) 

頒獎典禮詳情如下

日期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三時

地點香港珠海學院

 

誠邀得獎者及師友蒞臨同賀。 若不能親身前來領取者,可聯絡本系職員  chi@chuhai.edu.hk ,由師友同學代領。

 

除以上獲獎者外,所有參賽者皆獲得參賽證明,歡迎前來參加頒獎典禮。

 

 

                                                                                                                               中國文學系

<「青山灣畔 名家雅談」系列>

日期: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
時間:2:00pm-5:00pm
地點:香港珠海學院四號演講廳(Hall 4)

2025第一屆「立橋盃」徵文比賽

徵文啟事

 

徵文題目:

《通往_______的橋》

 

主辦方: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

贊助方:

立橋人壽保險

 

徵稿時間:

2025年3月20日至6月30日

 

比賽宗旨:

「立橋盃」徵文比賽由立橋人壽獨家贊助。「立橋」之名意義重大,取自於橋樑的服務精神——立足於最難處、立足於最險處,專為他人在困境中燃起希望,幫助他人度過艱難的日子,為人接通道路,到達彼岸。

比賽由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主辦。大賽提供平臺予全港中學生發揮寫作才能,培養中學生的中文寫作興趣和能力,並對優秀作品加以肯定,在青少年通向未來的道路上建立橋樑,助他們實現夢想。

因此,本次比賽以《通往_______的橋》為徵文題目,可以是“通往過去的橋”、“通往未來的橋”、“通往成功的橋”、“通往幸福的橋”、“通往理想的橋”、“通往遺憾的橋”、“通往秘境的橋”、“通往心靈深處的橋”等等,主旨是希望青少年將自己的內心、思想、情感與外界的人、社會、時間、空間連接起來,去思考、去生活、去探索,以找到自己的方向。

 

參賽對象:全港中學生

參賽費用:全免

參賽細則:

徵文題目:通往_______的橋

徵文體裁:散文

徵文字數 : 1000-1500字

徵文內容:

1、請將題目補充完整,主題自擬,圍繞主題展開。

2、以《通往_______的橋》為題,寫人、記事、寫景、抒情、議論均可。

3、嚴禁抄襲及AI代寫,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評資格。

4、參賽作品未在紙媒及網路公開發表、出版過,未獲得過其他獎項。

 

提交方法:

  • 參賽同學需填寫由大賽提供之報名表。
  • 參賽同學可使用稿紙撰寫,或使用電腦打字形式(word或pdf格式)繳交。
  • 參賽同學請在截稿日期前,把作品及報名表郵寄至:

新界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80號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

或電郵至:chi@chuhai.edu.hk

來信請注明「「立橋盃」參賽作品」。

 

比賽獎項:

一等獎一名,獎金港幣8000元及獎盃、獎狀

二等獎两名,獎金港幣4000元及獎盃、獎狀

三等獎三名,獎金港幣2000元及獎盃,獎狀

優秀作品獎十名,頒發獎狀

除以上獲獎者外,所有參賽者都將獲得「參賽證明」,以資鼓勵。

 

評獎頒獎:

由大賽籌委會邀請教授及作家組成評委會負責作品評審;

2025年8月1日公佈比賽結果;8月30日舉辦頒獎典禮。

2025「立橋盃」徵文比賽參賽報名表

(二零二五年五月八日)

「從《黑神話:悟空》到「哪吒」系列電影: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紹續與鑄新」茶話會

動作角色扮演遊戲《黑神話:悟空》上線後不久即登上多個平台的銷量榜首,備受好評;「哪吒」系列電影總票房屢創高峰,舉世矚目。前者內容改編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後者則取材自明朝著名小說《封神演義》。二者皆於傳統中國經典文學、文化之承續中,鎔鑄入現代視角及思想之光輝,其出現不僅在內地及各地華人社區引發廣泛關注,更在國際舞臺上彰顯中華文學、文化之特殊魅力。它們成就如斯斐然,令人憧憬更多成功例子不日可期。由是,共同探析此等作品如何通過嶄新敘事模式、改編、美學與技術革新,實現傳統文學、文化之接續及創新性轉化,以及究論其對文化認同、價值傳播、遊戲與電影產業發展所產生之深遠影響,遂成為重要議題。

香港珠海學院素來重視對中國人文傳統之紹續與鑄新,於去歲初創辦「香江拾珠 風雲季匯」學術活動,並在四月十八日及十二月五日舉辦兩次茶話會,得到各方俊賢碩學的支持,活動反響甚良佳。為廣此美好成果,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學、文化之研究及現代應用,本校文學與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學系、新聞傳播系及亞洲研究中心茲擬於今年五月八日舉辦「從《黑神話:悟空》到『哪吒』系列電影: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紹續與鑄新」茶話會,誠邀海峽兩岸三地專家學者及業界代表,分享對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諸方面之研究及創意產業發展之個人心得,歡迎全校師生踴躍參加。詳情如下:

日期  :2025年5月8日 (四)

時間  :14:00 – 下午18:30 

地點  :陳濟棠演講廳 (Lecture Hall 5)

演講語言:國語及粵語

分享嘉賓:

茶話會的分享嘉賓陣容鼎盛,名家雲集,以下為當天的重量級分享嘉賓 (排名不分先後):

業內專家

  • 鄭凱南老師 (總製片人、編劇、中國十大最佳製片人)
  • 高志森導演 (香港電影及舞台劇監製兼導演)
  • 羅偉豪導演 (香港資深電影視效導演、香港金像獎得主、台北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得主、周星馳專用特效導演)
  • 馮志明先生 (香港著名漫畫家)
  • (韓) 宋英蘭女士 (韓國CJ Entertainment 前中國和香港地區 CEO)
  • 陳朝光先生 (「騰訊光子工作室群」香港業務總監、遊戲製作人)
  • 陳玉彬先生 (香港電影作曲家協會會員、音樂製作總監、舞台劇及電影配樂家、榮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原創音樂獎得主)

學術界專家

  • 徐希平教授 (西南民族大學二級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 吳國坤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
  • 陳志明博士 (香港大學高級講師)
  • 李滙川博士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數字遊戲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

本校任教老師 

  • 梅真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邱健恩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張譽允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徐康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董惠穎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講師)
  • 俞松青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講師)
  • 蘇永權老師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專業應用副教授)
  • 林龍傑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 張秀麗老師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高級講師)

收看活動影片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zSwO3XZf4 

 

(二零二五年四月七日)女官掌文書:宋代尚書內省管窺

日期  :2025年4月7日 (一)

時間  :15:30 – 下午17:00 

地點  :三號演講廳 (Lecture Hall 3)

演講語言:國語

分享嘉賓:鄧小南教授 (北京大學博雅榮休教授)

 

(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從傳統到創新—第四屆文史研究香港青年學者論壇

「從傳統到創新──第四屆文史研究香港青年學者論壇」於2025年2月22日在香港珠海學院舉行。是次會議,各與會者將圍繞中古文學、宋元文學、明清文學、先秦文獻、經史義理、政治與文化、現當代文學、現代創造與解讀,以及博學與雜識等主題範疇發表研究成果,並互相切磋交流。

主辦單位:香港珠海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學系、亞洲研究中心

活動名稱:「從傳統到創新──第四屆文史研究香港青年學者論壇」

日期:2025年2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9時半至下午6時30分

地點:香港珠海學院陳濟棠演講廳(Hall 5)、教學樓西翼W604、W605、W606室

 

(二零二四年四月十八日)「家國江湖——金庸武俠小說茶話會」

金庸先生諸小說刊行至今七十年,飲譽四海,為華文文學傑出典範之一,也為流行文化提供源源不絕的題材。2024年正值金庸先生一百歲誕辰,為紀念這位深受海內外華人愛戴的武俠小說大宗師,香港珠海學院特舉辦「香江拾珠  風雲季匯」之「家國江湖——金庸武俠小說茶話會」,誠邀海峽兩岸三地專家學者,相聚學院,分享閱讀金庸小說、研究金庸文化之心得,回顧金學發展及探討金庸小說的面貌。

茶話會詳情如下:

茶話會日期、時間:2024年4月18日下午2時至6時

地點:香港珠海學院陳濟棠演講廳(HALL 5)

歡迎各位屆時蒞臨參與,有關茶話會的日程可參照 活動議程表,或掃瞄以下QR Code以了解更多關於活動詳情。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至二零二四年三月)傳統的建構與詮釋—第三屆文史研究香港青年學者論壇

如有興趣,歡迎報名旁聽。https://jas.hkbu.edu.hk/ycy.php?page=event/ycy/detail&id=244

(二零二二年十至十一月)中國文化系列講座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全港學界書法公開賽

(二零二二年十月)葵青區徵文比賽

本系周正偉主任與葵青民政事務處民政事務專員鄧顯權太平紳士(左五)及一眾嘉賓合照

(二零二二年七月)第一屆文物研習徵文比賽頒獎典禮

左起: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梁校長(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本系周正偉主任、丁新豹教授、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葉深銘博士

本系周正偉主任與一眾嘉賓合照

(二零二二年七月)葵青區對聯比賽頒獎典禮

本系周正偉主任與葵青區議會主席盧婉婷議員合照

(二零二二年六月)拜訪武當山學院黃院長

左起:本系游子安老師、本系周正偉主任、武當山學院黃院長

(二零二二年六月)葵青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對聯創作比賽

 

(二零二二年六月)屯門區華服(漢/唐)設計及演繹比賽

本系及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等團體聯合舉辦屯門區華服(漢/唐)設計及演繹比賽

(左起: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周京鳳老師、香港普通話研習社麥淦渠主席、胡陳金枝中學朱偉明校董、本系周正偉主任、胡陳金枝中學劉德銘校長、漢服香港陸欣怡小姐。)

與得獎者合照

 

(二零二二年五月)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師生蒞臨本校

吳玉珊主任及唐耀豪老師等,帶領學生參觀本校校園以及校內各項教學設施。當中,唐耀豪老師為本系中國文學(榮譽)文學士課程畢業生。

 

(二零二二年四月)生命及品德教育視像峰會

由教育2.1大教育平台主辧,本系協辦之生命及品德教育視像峰會將於本星期六舉行,大會主題為〈網絡時代的生命及品德教育〉。如有興趣,可點擊以下連結了解詳情:
生命及品德教育視像峰會

 

《東翻西譯》- 由中國文學系及英文語文學系攜手合作的一分鐘網上節目

第一集:

其他集數可點擊連結觀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jYPjhreLVMkuOftLPVpeAHL9nx1AWhYe

《東翻西譯》節目簡介:
一條生於香港「珠海」的「文化魚」,解說語言和文字承載的文化涵義,帶你穿梭暢游中西文化的海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擊了解更多珠海學院開辦的課程
➡️ https://www.chuhai.edu.hk/eng/index.html

?點擊了解更多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課程
➡️ https://chi.chuhai.edu.hk/

?點擊了解更多珠海學院英國語文系課程
➡️ https://eng.chuhai.edu.hk/

訂閱珠海學院英語及文化中心IG
▶️ https://instagram.com/elcc.chche?utm_medium=copy_link

訂閱珠海學院英文學會IG
▶️ https://instagram.com/englishatchuhai?utm_medium=copy_link

 

2022/23學年 國學文學碩士課程 現正接受入學申請

 

(二零二二年一月)九龍工業學校前校長、現任大教育平台總幹事蔡崇機校長蒞臨本校

蔡校長與中國文學系主任周正偉老師進行意見交流,並參觀校園以及校內各項教學設施。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香港嶺南書法協會會長林至文老師及葵青工商業聯會主席徐錦全博士蒞臨本校

林老師及徐博士與中國文學系主任周正偉老師進行意見交流,並參觀校園以及校內各項教學設施。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本系董就雄老師擔任道教香港青松觀主辦的「新界西北區毛筆書法比賽2021」比賽評判

董老師評審作品後與主辦單位負責人及其他嘉賓合照。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粉嶺救恩書院邱校長及老師們蒞臨本校

邱校長及老師們與中國文學系主任周正偉老師進行教學交流,並參觀校園以及校內各項教學設施。

 

(二零二一年九月)恭喜兩位剛畢業的校友李靈枝、余筠淇的詩作於第三十一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學生組中獲獎!

 

(二零二一年六月十八日)訪問慕光英文書院

本系系主任周正偉老師與慕光英文書院梁超然校長暨該校老師作教學交流。

 

2021/22學年 國學文學碩士課程 現正接受入學申請
(報名截止日期延至七月三十日)

 

(二零二一年五月四日)香港左軚汽車商會秘書長羅徵緯先生到訪本校

詳情按此瀏覽

 

(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訪問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

本系系主任周正偉老師、梅真老師與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劉校長暨該校老師作教學交流。

 

(二零二一年二月)中國文學系辛丑牛年賀歲特輯


值此辭舊迎新、冬去春來之際,中國文學系老師向各位同仁、同學,以及校友送上新春祝福!

 

(二零二一年二月)本系游子安老師接受有線新聞訪問

影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36638984265026

 

(二零二一年二月)新界西區「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

中國文學系蘇春暉老師、梅真老師應邀擔任新界西區「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第三屆)評審。

 

(二零二一年二月)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校長來訪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朱校長暨該校老師蒞臨本校參訪,並致贈紀念旗給中國文學系主任周正偉老師。

 

(二零二一年一月)中國文學系余筠淇、李靈枝二同學分別獲2020年全國「聶紺弩杯」大學生中華詩詞大賽二等獎及三等獎

中國文學系四年級余筠淇同學繼早前榮獲第三十屆(2020年)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填詞學生組季軍之後,再度獲獎。她以七律〈中國夢〉獲2020年「聶紺弩杯」大學生中華詩詞大賽二等獎,四年級李靈枝同學則在同一大賽以詞作〈漁家傲.送女護士遠赴武漢抗疫〉獲得三等獎。

大賽由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研究院、湖北省學生聯合會、華中師範大學主辦,自2015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是次大賽累計收到全國272所高校共3469份參賽作品,評選出特等獎3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00名。余、李二同學在眾多參賽者中脱穎而出,實屬難得。

 

(二零二一年一月)屯門區親子倡廉故事比賽

中文系梅真助理教授受邀擔任屯門區親子倡廉故事比賽評委。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校長來訪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梁校長(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暨該校老師蒞臨本校參訪,並與中國文學系主任周正偉老師、本科課程主任董就雄老師、楊明老師、專任老師梅真老師、蘇春暉老師作教學交流。

 

第二十八屆 (2018年) 全港詩詞創作比賽 (填詞),

三年級劉沁樂同學所填〈風入松〉一詞獲優異獎。

風入松   春讀寒玉堂集

半簾香雨逐芳菲。惹綠亂繁絲。銅盤滴淚誰堪記。剩猿嘯、濁酒三杯。無奈異鄉飄泊。落紅煙暝凄迷。登臨東苑寄相思。容易又春歸。當年閑步瓊樓下。玉階冷、孤燕徘徊。油壁香車消盡。海棠清夢難辭。

 

 

 

 

2018  迎新活動

師兄師姐們預備了迎新營,邀請今年入學同學參加!

                 盡快報名吧!

 

 

周子淳同學及劉沁樂同學獲創作獎

本系三年級周子淳及劉沁樂同學,參加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舉辦之2018年度第22屆全港學界對聯創作比賽、第29屆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分別獲獎。

 

對聯比賽之上聯為:「恐斷鴻聲歸夢遠」

周子淳同學對「獨憐月影別愁深」,獲季軍

劉沁樂同學對「獨吟秋色客心孤」,獲優異獎

 

律詩比賽,周子淳同學題為「詠蘭」,獲優異獎,詩云:

九畹侵晨白露滋,香風十步沁心脾。

騷人抱志同高潔,幽客棲山倍秀奇。

夫子厄陳猶憶此,南陔盡孝不違期。

平居我亦凡花遠,紉佩常思日麗時。

 

 

 

 

2017-18年度畢業照拍攝

   

 

畢業生分享會

本系於3月5日及8日分別舉行兩場畢業生分享會,主題為升學方向。

兩次分享會中,邀請了現就讀教育文憑及中、港、臺碩士課程之同學,分享入學心得及學校生活等,

使有志升學之同學獲得更實在的資訊。

 

 

 

第一屆香港青年唱詩節

為慶祝珠學院70周年校慶,本系特籌辦第一屆「香港青年唱詩節暨詩詞唱作比賽」。是次比賽目的在鼓勵青少年創作新詩及古體詩,並結合演唱形式演澤出來,希望能回歸詩歌的傳統。比賽共70多人參加,除冠亞季軍外,共十九組獲得優異成績。是次比賽更邀請陸港兩岸著名詩人、詩評家為評審委員。

 

粵語吟誦暨紀念蘇文擢教授逝世二十周年研討會

中國文學系與中國文化院(香港)、香港教師夢想基金等多個團體,於2017年6月10日在本校陳濟棠演講廳,舉行「粵語吟誦暨紀念蘇文擢教授逝世二十周年研討會」。來自澳洲、香港、澳門、廣東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參與研討會及吟誦表演。會場外並陳列蘇文擢教授的著述及書法展覽,供參會者拜讀欣賞。

大會分上下午舉行,上午研討會,下午吟誦表演。上午研討會前,先由澳洲南洲國學社陳耀南教授以「詩師一代仰鴻儒」作主題演講,以懷念蘇文擢教授在學術上的貢獻。蘇文擢教授(1921-1997)曾任教本校文史研究所,以經學詞章名世,舊學深醇,並積極推廣朗誦藝術,改良傳統吟誦技巧,去蕪存菁。

上午研討會共有十五位學者發表論文,就粵語吟誦的方法、特色、教育等抒論。下午十九位專家,通過聲情並茂的粵語吟誦,展現出古典詩詞韻味。全日有近三百人出席,多為中小學的中文科教師。

 

第三屆荃灣、葵涌及青衣區中學生徵文比賽

本系與香港生命教育促進會及文匯報合辦,圓玄學院贊助之「第三屆荃灣、葵涌及青衣區中學生徵文比賽」於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舉行頒獎典禮。是次有八所中學參加,共收到60多分作品。參賽分初中組及高中組,旨在鼓勵中學生中文寫作、提高寫作能力,並對優秀作品加以肯定。今次徵文比賽,邀請了我系楊明及梅真兩位老師擔任評審,選出了初中及高中組之冠、亞、季軍及優異獎。頒獎典禮當天,嘉賓、老師與同學聚首一堂,互相勉勵,藉此對中文寫作加以鼓勵。

台灣戲曲體驗之旅

中國文學系與戲曲學會合辦的「台灣戲曲體驗之旅」在2017年1月8日至12日舉行,藉著外遊,希望同學對戲曲文化,略有認識。一行十六位同學,五天四夜之旅,走訪台北及宜蘭多個地方。行程以體驗與趣味性為主,感受歌仔戲、京劇及偶戲等。

對於台灣本土劇種歌仔戲,大部分同學之前也沒有接觸過,今次旅程,同學欣賞了明華園的跨界歌仔戲《愛的波麗路》,及後又拜訪明華園,並得到該劇團總團長招待,與同學對談,分享了自己的觀後感。同學更有機會親身學習身段造手、化妝穿戴,搖身一變成為才子與佳人。 之後參觀了「國光劇團」,見識到京劇武場的魅力,又感受到年輕演員對傳統藝術的堅持。行程還包括參觀台原亞洲偶戲博物及敘舊布袋戲園,同學在博物館內試玩各種裝置,又邊品嚐地道台灣菜邊看戲,以及學習操作戲偶等,真是樂在其中。最後還拜訪國立政治大學,參加中國文學系蔡欣欣教授「非遺 / 文創 — 遊賞台灣傳統戲曲」之講座。整個行程編排著重輕鬆參與,希望同學在短短的旅程中,對戲曲有一點點的認識。

入學申請